查看原文
其他

校友风采丨丁俊萍:京师学堂饮甘霖,丁香花自珞珈开


时节如流,木铎长鸣;薪火相传,生生不息。自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以来,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。一代代学子在校园里治学修身,成长成才,秉承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的校训精神,走出校园后勤勉笃行,追求卓越,已为各界翘楚。今年是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华诞,我们特别推出系列校友采访文章,宣传母校育人成果和优秀校友事迹,传承母校精神,汲取奋进力量,共同庆祝母校生日

校友简介


丁俊萍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,武汉大学二级教授、珞珈杰出学者,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及中共党史党建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学科专业的一线教学与研究工作。

     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波澜壮阔,初心历久弥坚。百年来,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中深化认识,在实践探索中创造未来。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,一批批优秀的学者秉持人民情怀,关注社会现实,用学术话语解答现实的理论与实践问题,以学术科研为“剑”,以“侠之大者为国为民”为初心,为党和国家发展献计献策,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,其中,1995级博士生丁俊萍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。



1


青灯黄卷心不改,雪案萤窗终有得

“不能辜负先生!不能辜负家人!不能辜负自己!”


“不能给母校丢脸!不能给单位丢脸!”


提起在北师大的博士求学经历,丁俊萍的三个“不能辜负”与两个“不能丢脸”让人印象深刻。1995年,已经当了四年武汉大学副教授,并且担任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的丁俊萍毅然辞去副院长职务,做好了推迟晋升教授职称的准备,将年幼的孩子嘱托给家人之后,独身一人来到北师大,开始了博士研究生的科研与学习。谈及当时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时,丁俊萍言语亲切,将三十年前的故事娓娓道来,言谈间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青葱却激情的时代。


1995年前后,正值“211工程”实施阶段,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重点建设。当时身兼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和副教授二职的丁俊萍,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决定继续在职攻读博士学位。但是做出这个决定并非容易,她一度陷入“两难”困境中,犹豫且难以抉择。继续读博士提升自己,让头脑中的知识得到“源头活水”的补充与灌溉,和现实的家庭与工作的羁绊,两者的冲突交织在一起,成为她这一时期犹豫纠结的主要来源。一方面,在硕士毕业已有八年之久,加之繁重的教学科学工作、繁杂的日常行政事务与家庭事务,让她感到“自己就像被挤干了水的的海绵”,渴望通过攻读博士学位给自己“充充电”;另一方面,也正是工作上事务的牵绊和对家庭家人的牵挂,让她对是否赴京攻博犹豫不决。作为教师,她明白持续学习的重要性;作为母亲,她需忍受与孩子短暂“分离”的不舍与挂念。此外,她还需要权衡北上攻博而带来的额外的经济支出。幸运的是,丁俊萍不仅有全力支持她的家人,更离不开她的的导师——全国著名党史学家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静如先生的大力支持。谈及张静如先生,丁俊萍言语中满是怀念与感激。自1992年秋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位党史届权威,到后来因工作关系的多次信件来往,张先生的关心和勉励使丁俊萍萌生了报考张先生博士的想法。“只要你考上,我肯定招你。”先生的大力支持让丁俊萍更加坚定地去北京,去北师大,去读博士。


博士求学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,但三个“不能辜负”和两个“不能丢脸”时刻在丁俊萍耳边回响,“从43度的武汉到19度的北京,穿着单薄的我一到北京就生病了,上课带着一卷卫生纸,课堂上几乎咳嗽了两个月”;“学期中间回家照顾生病的孩子”;省吃俭用留足打长途电话的钱与家人特别是孩子沟通……但这些艰难的时刻并没有难住丁俊萍,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,她不仅没有被难倒,还更加顽强地完成了课程任务。博士写作更是枯燥且努力的。为了使自己保持头脑清晰,她在寒冷的冬天也打开窗户,以至于双手长满了冻疮,“一只手39个冻疮,另一只手37个冻疮”;眼睛过于疲劳且营养不良,导致“眼睛黄斑出血,有几天什么也看不见了”;“把孩子哄睡、抹黑在枕头下拿笔和纸记录关于论文的想法”,这是丁俊萍的难忘经历,更是她为了学术顽强坚持的现实体现;“痛苦”“煎熬”“几万字的草稿说不要就不要”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,更是她对研究问题的不懈思考和探索;“朝思暮想”“魂牵梦绕”是写作过程的深刻描绘,更是她严谨细腻、缜密周到的学术态度。顽强拼搏、刻苦钻研,使丁俊萍在最后一学期伊始便提前完成了毕业论文,并且在北师大创造了很多个“第一”,比如第一个提交论文、第一个进行答辩、第一个被授予学位。“不经一番彻骨寒,怎得梅花扑鼻香”,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在丁俊萍身上得到了深刻体现,只有经受了青灯黄卷,雪案萤窗的清苦,才会最终有得。



2


求真问道终不改,立足社会开先河

“社会科学就是要回应社会的问题”,丁俊萍关于学科之根本的回答铿锵有力、掷地有声。早在做博士学位论文的时候,她就已经关注社会问题,站在学术前沿的高度,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,用真实的数据作为有力支撑,回击社会上诸如“中国共产党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吗?”“中国共产党不是只注重‘搞破坏’、进行阶级斗争吗?”等等疑问。指导学生时,丁俊萍更是坚持让学生关注实际问题,从而激发起了他们对社会、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。回忆到做毕业论文的场景,一位学生讲到:“丁老师教育我做事要首先考虑国家、民族利益,不要害怕困难,如果你能把党的西藏工作研究好,就是对国家的贡献。”丁俊萍从选择中共党史学科开始,便始终坚持“在马言马”、“在党言党”,以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一名中共党员之政治信仰,以求实的态度支撑着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之学术信仰。



3


师泽如光照前行,递薪传火灯长明

“先生对我很关心、总鼓励我”,“先生很仁慈”,“先生认真读我的论文,进行修改”,“先生在我家人来北京游玩时送给我们三套游览套票,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”,“先生因人而异,总是为我的发展考虑,给我创造条件”,提到张静如先生,丁俊萍满满的感激和敬仰之情溢于言表,更是将其视为自己的信条在教书育徒的道路上践行着......



4


师同父母,关怀备至

从1982年在武汉大学任教至今,丁俊萍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整整耕耘了四十年,在这漫长的岁月里,她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桃李芬芳、硕果累累的园林。她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,关怀备至,对所有的学生都尽心尽力地呵护,使学生倍感温暖。她指导的一位学生回忆到去请教老师改论文的情景,“丁老师正在看新闻联播,见我来了赶忙招呼我去沙发上坐。我表明了来意,她很开心,说我给你看,你坐你坐,吃橘子,还有瓜子,别客气呀。说着还从茶几上拿了个橘子硬塞在我手上。”不仅如此,她还总会主动找学生交流,给予鼓励;遇到困难时,她总是倾听学生们的困扰,帮助学生渡过难关,给予每个学生真诚的爱和鼓励。



5


恩威并重,一丝不苟

在教育工作中,丁俊萍以严格执教为特色,恩威并重,秉承着“严谨求实”的教风,不仅传授知识,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。她说:“我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,在政治上,在党言党,在马言马,政治过硬。在道德品质上,遵纪守法、尊敬老师,与人为善。在学术上,要多读书,多思考、多写作。”在为学生修改论文时,丁俊萍总是认真细致,力求完美,一篇文章甚至有时候修改十几遍;当学生提出疑惑、问题或者创新性见解时,她都耐心指点学生如何去理解、掌握、运用这些内容。“我接过稿纸,上面是丁老师的圈圈点点,仔细到甚至连标点符号的疏漏都细心又耐心地给我改好了”、“丁老师戴着高度数眼镜在电脑上逐字逐句地为我修改博士论文,常常为修改论文而加班至深夜,以至于她的眼睛经受不住如此高强度的劳累而不得不进行眼科手术”,这些对老师充满感谢的深刻回忆,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严师对学术严谨的追求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。



6


因人制宜,因材施教

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,在培养学生上,丁俊萍坚持因人而异,因材施教。在她眼里,每个人都可能拥有与众不同的优势和潜质,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,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和提升,这是教师的责任。她说到:“培养学生还是要因人而异,基础好的就做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,基础弱的就做点相对容易,但是下功夫就能做出来的的选题。”不仅如此,丁俊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正,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,走出自己的研究道路。有位学生回忆到自己第一次与丁老师谈论研究方向的场景,当丁老师得知学生有西藏高校的学习经历后,就建议她围绕党的西藏工作做研究,并在他遇到困难时加以鼓励,将自己的研究与社会发展相结合,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!



7


实事求是,择你所爱

花有千万朵,人有万千个。丁俊萍在谈到学生未来职业选择和发展时强调,每一位研究生都要理性分析自身优势,不应盲目跟风;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,避免因盲目追求升学等原因影响工作与生活质量;要坚持实事求是,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,找准自己的位置;要选择自我所喜爱的职业和发展方向,让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阔!


巍巍师大,屹立于今。丁俊萍感念母校领导、老师和同学们的的支持、鼓舞和帮助,愿拥有百廿年悠久历史的北师大永葆青春!




文丨王子环 冯昊萨 王嘉祺编辑丨成欣怡 责编丨何胜男审核丨元静







往期回顾



程建平: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贡献


马骏: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“四有”好老师



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